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发命于军 春秋 · 雍子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四
归老幼,反孤疾。
二人役,归一人。
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师陈焚次,明日将战(《左传》襄二十六年,声子曰:「彭城之役,晋、楚遇于靡角之谷,雍子发命于军。」案彭城之役在成十八年。)
陈诜后妻之子为前妻服议 东晋 · 王愆期
 出处:全晋文
案礼不二嫡,故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声子
诸侯犹尔,况庶人乎?
《士丧礼》曰:继母本实继室故称继母,事之如嫡,故曰如母也。
诜不能远虑避难,以亡其妻,非犯七出见绝于诜。
始不见绝,终又见迎,养姑于堂,子为首嫡,列名黄籍,则诜之妻。
为诜也妻,则为晖也母,晖之制服无所疑矣。
礼为继母服而不为前母服者,如李比类,旷世所希。
前母既终,乃有继母,后子不及前母,故无制服之文。
然示勺祠蒸尝,未有不以前母为母者,亡犹母之,况其存乎!
诜有老母,不可以莫之养,妻无归期,纳妾可也。
李虽没贼,尚有生冀,诜寻求之理不尽,而便娶妻,诚诜之短也。
然陇亩之夫,不达礼义,考之传记不胜。
施孝叔之妻失身于郤犨而不弃者,以非其罪也。
诜有两妻,非故犯法。
李鄙野人,而能临危请活姑命,险不忘顺,可谓孝妇矣。
议者欲令在没略之中,必全苦操,有陨无二,是望凡人皆为宋伯姬也。
诜虽不应娶妻,要以严为妻,妻则继室,本非嫡也。
虽云非嫡,义在始终,宁可以诜不应二妻而己涉二庭乎!
若能下之,则赵姬之义。
若云不能,官当有制。
先嫡后继,有自来矣。
众议贬讥太峻,故略序异怀(《晋书·礼志》中,《通典》八十九。)
彭城国李太妃谥议 东晋 · 王彪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一
由于妇人无爵,既从夫爵,则己无实爵,以从为称也。
以从为称,则无谥可知
《春秋》妇人有谥者,周末礼坏耳。
服虔声子谥「非礼也」。
杜氏注惠公仲子,亦云「非礼,妇人无谥」。
泰始以来,藩国王妃,无有谥者
中兴,敬后登祚乃追谥耳
琅邪武王诸葛妃、恭王夏侯妃,元帝犹抑蒸蒸之至,不追谥,今彭城太妃不应谥(《通典》一百四)
吴太极左仙公公碑 南梁 · 陶弘景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七
道冠两仪之先,名绝万世之始者,固言语所不得辨,称谓所莫能筌焉。
云何以文字述今?
云何以金石传古?
其遂休也,则日月空照,遂默也,则生人长昏。
是故出关导以两卷,将升摛其五文,令怀灵抱识之士,知杳冥之有精焉。
自时厥后,奕代间出,云篆龙章之牒,炳发于林岫,环辞丽气之旨,藻蔚于庭筵,其可以垂轨范著谣诵者,迄于兹辰。
昔在中叶,甘左见骇于魏王,象奉擅奇于吴主,至如葛仙公之才英俊迈,盖见尤彰彰者矣。
公于时虽历游名岳,多居此岭。
此岭乃非洞府,而跨据中川,东视则连峰入海,南眺则重嶂切云,西临江浒,北旁郊邑,斯潜显之奥区,出处之关津。
半寻石井,日汲莫测其源,三足白麂,百龄不异其质,精灵之所弗渝,神祗之所司卫,麻衣史宗之俦,相继栖托。
后有孙慰祖,亦嗣居弥岁。
山阴潘洪,字文盛,少秉道性,志力刚明,前住馀姚四明隩,国为立观,直上百里,榛途险绝,既术识有用,为物情所怀,天监七年,郡邑豪旧,遂相率舆出,制不由己,以此山在五县冲要,舍而留止,于兹十有五载,将欲移憩坛上,先有一空碑,久已摧倒,洪意以为荫其树者,尚爱其枝,况仙公真圣之遗踪,而可遂沦乎?
乃复建新碑于其所,愿勒名迹以永传,隐居不远千里,寓斯石而镌之。
仙公姓讳玄字孝先丹阳句容都乡吉阳里人也。
本属琅邪后汉骠骑僮侯庐让国于弟,来居此土。
七代祖艾,即骠骑之弟,袭封僮侯
祖矩,安平太守黄门郎
从祖弥,豫章等五郡太守
父焉,字德儒,州主簿、山阴令、散骑常侍尚书
代载英哲,族冠吴史。
公幼负奇操,超绝伦党,神挺标峻,精辉卓逸,坟典不学而知,道术才闻已了,非复轨仪所范,思识所该,特以域之情理之外,置之言象之表而已。
吴初,左元放自洛而来,授公白虎七变、炉火九丹,于是五通具足,化遁无方。
孙权虽爱尝仙异,而内怀猜害,翻、琰之徒,皆被挫斥,敬惮仙公,动相咨禀。
公驰涉川岳,龙虎卫从,长山盖,尤多去来,天台兰风,是焉游憩,特还京邑,视人如戏,诡谲倜傥,纵倒山河,虽投凫履坠,叱羊石起,蔑以加焉。
于时有人,漂海随风,眇渀无垠,忽值神岛,见人授书一函,题曰寄公,令归吴达之
由是举代翕然,号为仙公
故抱朴著书,亦云余从祖仙公,乃抱朴三代从祖也。
俗中经传所谈,云己被太极铨授,居左仙公之位。
如《真诰》并《葛氏旧谱》,则事有未符,恐教迹参差,适时立说,犹如执戟侍陛,岂谓三摘灵桃,徒见接神役鬼,安知止在散职,一以权道推之,无所复论其异同矣。
仙公赤乌七年岁甲子八月十五日平旦升仙,长往不返,恒与郭声子等相随久,当授任玄都,祗秩天爵,佐命四辅,理察人祗,瞻望旧乡,能无累累之叹,顾盼后学,庶垂汲引之,敢藉邦族末班,仰述真仙遗则云尔。
九垓夐绝,七度虚悬。
分空置境,聚气构天。
物滋数后,化超象前。
命随形转,神寄业传。
霜野于襄,翠微。
泉墟共往,彭羡独归。
生因事摄,年以学仙。
如金在冶,如布在机。
仙公圭警,临龆发颖。
襄童比迹,项孺联影。
濯质绮闱,凝心黛岭。
虎变已摅,龙辀遂骋。
朅来台霍,偃蹇兰穹。
碧坛自肃,玉水不穷。
巡芳沐道,怀古测衷。
表兹峻碣,水扇高风。
兰风寓憩,已勒丰碑。
此土旧居,巡镌贞琰,今之远裔,仰慕清尘。
敬思刊树,传芳来叶(本集)
答访烈懿太妃题碑 北魏 · 张普惠
 出处:全后魏文卷四十七
任城王澄太妃忧,臣寮为立碑颂,题碑欲云「康王元妃之碑」,访于普惠
答曰:谨寻朝典,但有王妃,而无元字。
鲁夫人孟子称「元妃」者,欲下与「继室声子」相对。
烈懿太妃作配先王,更无声子、仲子之嫌,窃谓不假「元」字,以别名位
且以氏配姓,愚以为在生之称。
故《春秋》「夫人姜氏至自齐」,既葬,以谥配姓,故经书「葬我小君文姜」,又曰「来归夫人成风之襚」。
皆以谥配姓
古者妇人从夫谥。
烈懿太妃德冠一世,故特蒙褒锡,乃万代之高事,岂容于定名之重,而不称烈懿(《魏书·张普惠传》,又《北史》四十六。)
论李宏泰疏 隋末唐初 · 于志宁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四
伏惟陛下情笃功臣。恩隆右戚。
以无忌横遭诬告。事并是虚。
欲戮告人。以明赏罚。
一以绝诬谤之路。二以慰勋戚之心。
又以所犯若是真。无忌便有破家之罪。
今告为妄。宏泰即宜戮不待时。
且真犯之人。事当罪逆。
诬谤之类。罪惟及身。
以罪校量。明非恶逆。
若欲依律。合待秋分
今时属阳和。万物生育。
而特行刑罚。此谓有伤春气。
窃谓未安。左传声子曰。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顺天时也。又礼月令曰。
孟春之月。无杀昆虫。
省囹圄。去桎梏。
无肆掠。止狱讼。
又汉书董仲舒曰。王者欲有所为。
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
阳为德。阴为刑。
刑主杀而德主生。阳常居大夏
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常居大冬。
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伏惟陛下纂圣升祚。继明御极。
追连胥之绝轨。蹈轩顼之良规。
欲使举动顺于天时。刑罚依于律令。
阴阳为之式序。景宿于是无差。
风雨不愆。雩禜辍祀。
今方太蔟统律。青阳应期。
当生长之辰。施肃杀之令。
伏愿暂回圣虑。察古之言。
傥蒙垂纳。则生灵幸甚。
安宣抚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平斋集》卷二五
鱼凫、蚕丛以来,形势千古;
伏龙、凤雏而后,勋业一人。
朝家西顾以宽忧,属吏东乡而听令。
九拜卯旗之近,三熏子墨之恭。
窃尝泛观古今制敌之机,颇识东南立国之势。
腹心江浙,腰膂荆襄
维蜀道之山川,如人身之头目,吴合之则可夺曹瞒之气,晋失之则难折阿坚之谋。
太白峨眉四万八千年始通中国,然西陵江都五千七百里莫重上游。
唇亡则齿必寒,首击而尾自应。
欲混鼎峙三分之地,无如坤维半壁之天。
恭惟某官抱王佐之材,任天下之重。
乘云气,骑日月,横骛泬寥之间;
簸鸿濛,扇雷霆,独立汗漫之表。
以道义养吾之大勇,以忠忱运我之壮犹。
唾怒虎其方拿,截奔鲸乎已沛。
声子璋之罪,血模糊于髑髅;
刘辟之诛,刀纷纶于脍脯。
三纲垂弛以重立,四极既摇而复安。
逮黑谷之绎骚,重绿林之俶扰,病逢坏證,棋入危机。
人寒心而莫支,公揽涕而又起。
矛驱海若,障汉沔之颓澜;
甲洗天河,歛殽函之妖祲。
威行夷夏,功塞堪舆。
盍归上相之班,犹坐元戎之帐。
以西土之方靖,宜东人之欲留。
不惟后劲以中权,要使左饘而右粥。
勃律天西之野,春草犊肥;
蓬婆雪外之城,秋风马卧。
惟梁、益无鸣弓之警,则荆、扬享奠枕之安。
纪社稷之元勋,申山河之信誓。
管仲其左衽矣,夙高耆定之谋;
周公以衮衣兮,伫翼升平之运。
某暂洿班尾,即趁遨头。
顾治中之非长,置员外而奚益!
惟大莫府推赤心而听计,而小朝廷开青眼以延材。
甘踏羊肠,愿詹马首。
出师》一表,既于《伊训》、《说命》而有光;
《皇武》两诗,当视《吉日》、《崧高》而无愧。
委心归倚,拜手敷陈。
正交论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七
上古无文。
饱于和气。
从化而避。
何交之哉。
至于善恶分。
利害竞。
而后有交。
交天命也。
疏附奔走之友。
夫友天纵也亦然。
微鲍子之知管氏。
则诸夏迁为左衽。
无归生之说屈建
椒举死于他国。
大者济天下。
叔牙夷吾是也。
小者全宗族。
声子伍举是也。
慈明奉元礼。
一如大人。
真长仲祖
临柩动色。
由是近于骨肉之恩。
不止交游而已矣。
王邑崇继前好。
父事君卿
梁松恃贵遗旧。
构陷伏波。
两存其道。
而后兼善。
是知人事艰难。
仅发于造次。
生死变礼。
不必更时代。
朋友渐于讲习。
缘情而亲。
于我为重。
忧危相急。
仕进相推。
望而不从。
厚实生怨。
诗曰。
丧乱既平。
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
不如友生。
美道义相成也。
又曰。
将恐将惧。
维予与汝。
将安将乐
汝转弃予。
哀势利相倾也。
三代之教。
自家刑国。
树之以经师
启其心而身修。
则家事理。
次定朋友。
端其性术。
摄称从之。
声与实谐。
次诸侯无敢不贡士及于政。
是以富有贤哲。
动符六经。
王泽既衰。
小雅皆废。
诸侯无贡士之理。
司马无论材之政。
犹或先王教存。
国有君子。
圣人生于鲁。
七十子遍游诸侯。
文武之道。
曀而复明。
孔伋孟轲之徒。
无不儒尊。
汉代人心尚朴。
辟署由州郡。
公府往往有奇节骇俗之士。
东京宗祖好学。
海内翕然。
是以王室多柱石之臣。
交游有死生之友。
降及魏晋
亦未甚媮。
近代无乡里之选。
多寄隶京师
随时聚散。
怀牒自命。
积以为常。
吠形一发。
偫响雷应。
铨擢多误。
知之固难。
使名实两亏。
朋友道薄。
盖由此也。
况众邪为雄。
孤正失守。
诱中人之性。
易于不善。
求便身之路。
庸知直道。
不从流俗。
修身俟死者益寡焉。
加以三尊阙师训之丧。
朋友无寝门之哭。
学府无衰服之制。
礼亡寖远。
言者为非。
人从以偷。
俗用不笃。
弊在不专经学。
沦于苟免者也。
师乏儒宗则道不尊。
道不尊则门人不亲。
友非学者则义不固。
义不固则交道不重。
选不由乡则情不系府。
情不系府则举荐寡恩。
三者化人之大端。
而情礼尽旷。
徼倖道长。
而纯悫道消。
悲夫。
礼首于冠而成人。
筮日筮宾。
即事于庙。
同师之友。
乡邦之族。
醮而礼之。
遂相与字之。
身何以不严。
友何以不敬。
虽有暴慢。
无自入焉。
呜呼。
士大夫略之。
礼坠于地久矣。
信义不厚。
斯有渐欤。
后进未较。
是以非僻者多附成而远败。
成或非经。
败或非义。
三代之理。
不能无是。
矧弊末乎。
于是大雅之友扫除。
无妄之交风动。
利招则不悔机网。
名眩则甘心鼎镬。
倾之以势。
则不畏于天地。
饵之以权。
则忍绝其亲爱。
苟患失之。
无所不至。
故诗有谷风之刺。
礼有邦朋之禁。
以此防人。
犹或踰之。
嗟夫。
奇巧钓情者。
明哲所恶。
锋芒逆物者。
道家不取。
受施忘惠者。
仁义之蠹。
迹均心异者。
蛮貊之俗。
面附背携者。
人道所弃。
远贤奔利者。
商贩之行。
俞可强不者。
仆妾恒性。
爱子遗亲者。
犬彘之心。
若然者无代无之。
呜呼。
至交之道殆绝乎。
如有唱而无应。
非唱者过也。
善交者不好甘而恶辛。
贵弃同而即和。
鲍叔洁廉而管敬仲三归。
至知之契。
故无与二。
君子不器。
交议宜然。
义在切切偲偲。
匡救其阙。
善则辅宣之。
过则规诲之。
不从则一心以蔽之。
不幸寘于刑辟。
则生死以全之。
传曰。
朋友无大故不弃。
此之谓也。
苟能久要之约必存。
平生之言可复。
楼护终身与吕公同食。
张裔养杨恭母如亲。
则家室有归。
人谁虞死。
古者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也。
行之难。
言之得无讱乎。
务省诸身而已矣。
祭子婿独孤少监815年4月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维元和十年岁次乙未四月壬寅朔六日丁未
外舅太常卿权某。
敬以清酌时羞之奠。
致祭于故秘书少监绛州刺史独孤郎之灵。
噫嘻大钧。
生死沄沄。
寿夭纷纶。
古人罕言。
岂造化流形。
不与其全。
或一气滑湣。
偶然而然。
嗟我子婿。
时之令德。
自诚而明。
必协于极。
前殿大对。
谏垣正色。
中台有声。
东观以直。
训辞温雅。
视草宥密
当时之选。
必居第一。
玉立皦然。
古之渊骞。
抗词犯颜。
勇若诸贲。
立不易方。
即之也温。
道乃前定。
实安于仁。
时惟宪公
先友是敦。
既以声子之旧。
复兹戴侯之亲。
欢言戾止。
十五年矣。
始遇弱冠。
今才强仕。
会朝方驾。
居室同里
爱我以德。
忠言在耳。
劳绩尽瘁。
疾婴腠理。
乞身上言。
移亚外史
谢绝人寰。
屏居鄠田。
冀此宴闲。
百疴就痊。
神理暧昧。
晦明缠绵。
勿药难徵。
驱车言旋。
吁嗟风烛。
纠纆倚伏。
涉路犹理。
入门而复。
亲宾怛化。
里闬行哭。
如何斯人。
奄忽不淑。
物情所望。
必至宰匠。
惟君知臣。
注意寅亮。
时因劘切。
然后交鬯。
动于险中。
终不委让。
彻瑟之辰。
万情百身。
孤孀嗷号。
所不忍闻。
念以蒙稚。
孝思天至。
礼逾成人。
哀感异类。
昔谓福善。
今疑报施。
臧孙有后。
惟此可冀。
翻翻素旌。
东指鼎成。
鲜原夜壑。
密印刍灵。
缌衰已除。
服纪太轻。
如何此礼。
不称予情。
薤歌楚挽。
一往不返。
哲兄襄事。
茹痛终鲜。
送尔冥漠。
顾予衰蹇。
悲哀所钟。
贤达未免。
寓形必化。
何早何晚。
虽以怀终。
不能自遣。
泪尽弥苦。
魂交可展。
奠兹一觞。
临诀先远。
尚飨。
郑馀庆私庙配祔议 唐 · 韦公肃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三
古者一娶九女。
所以于庙无二嫡。
自汉秦以下。
不行此礼。
遂有再娶之说。
前娶后继。
并是正嫡。
则偕祔之义。
于礼无嫌。
谨按骠骑大将军温峤
相继有三妻。
疑并为夫人。
以问太学博士
陈舒议。
以妻虽先殁。
荣辱并随夫也。
礼祔于祖姑。
祖姑有三人。
则各祔舅之所生。
如其礼意。
三人皆夫人也。
秦汉以来。
诸侯不复一娶九女。
既生娶以正礼
殁不可贬。
自后诸儒。
咸用议。
且嫡继于古则有殊制。
于今则无异等。
今王公再娶。
无非礼聘。
所以祔配之义。
不得不同。
至于卿士之家。
寝祭亦二妻位同几席。
岂享庙之礼而有异乎。
是知古者庙无不嫡。
防侄娣之争竞。
今无所施矣。
古之继室。
皆媵妾也。
今之继室。
并嫡妻也。
不宜援古一娶九女之制也。
而使子孙祭享不及。
或曰。
春秋声子不入鲁侯之庙。
如之何。
谨按鲁惠公元妃孟子卒。
继室以声子
声子之侄娣。
非正也。
自不合入鲁公之庙明矣。
武公生仲子。
则仲子归于鲁。
桓公惠公薨。
立宫而奉之。
追成父志。
别为宫也。
寻求礼意。
则当然矣。
未见前例如之何。
谨按鲁南昌府庙有荀氏辥氏。
景帝有夏侯氏羊氏。
圣朝睿宗有昭成皇后窦氏肃明。
皇后刘氏。
太师颜鲁公祖庙有夫人殷氏继夫人柳氏。
其流甚多。
不可悉数。
略稽礼文。
参诸故事。
二夫人并祔。
于礼为宜。
贾似道故祖母越国夫人陆氏赠越国夫人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二
注黄流之洁,已毕精禋;
补彤管之遗,追劳慈训。
新恩疏渥,幽隧有光。
具官某故祖母越国夫人陆氏,通籍华宗,作嫔名士。
继室以声子,见谓淑贤;
举桉如孟光,尤相宾敬。
懿范可仪于族党,庆源萃见于子孙。
功在旂常,志安社稷。
扫清妖祲,永绝投鞭之谋;
收召□□,咸在奉璋之列。
摹画皆元台之力,胚胎由王母之贤。
虽文驷雕轩,生不拜小君之号;
然锦囊金诏,没犹加大国之封。
苗裔相承,炽昌未艾。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二。)
恩:原缺,据清抄本补。
谢奕昌故祖母鲁国夫人林氏特赠鲁国夫人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三
王保衡,馂惠首朌于大享;
继室声子,沐封申畀于小君
仁笃于亲,礼行自近。
具官某故祖母鲁国夫人林氏,存心慈恕,迪德柔嘉。
佐君子以求贤审官,得国风之意;
正家人以外男内女,如卦义所云。
爰开伉俪之祥,皆由积善之庆。
合宫之竣事,宜祖庙之追荣。
奉鸾诰于阡,有光新渥;
龟蒙之宇,不改旧邦。
可。
马光祖故母鲁国夫人叶氏赠越国夫人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四
臣哉邻哉,乐勋贤之共政;
顾我复我,美孝子之念亲。
乃加新荣,以慰永慕。
具官某故母叶氏,秉心慈恕,迪德温恭。
声子继室之贤,从夫儆戒;
孟母择邻之教,赉予弼谐。
属峻陟于星枢,想重悲于风木,载嘉慈范,申畀悯章。
噫!
石窌之封,盖屡增于华秩;
镜湖之赐,尚益称于芳灵。
可。
何梦然故曾祖母临海郡夫人郭氏特赠吉国夫人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五
进位郡公之上,参秉国成;
追荣王父之贤,载嘉内助
具官某故曾祖母临海郡夫人郭氏,谱高勋阀,仪谨礼防。
号班昭大家,动应箴规之美;
声子继室,雅如琴瑟之和。
不苟为一旦之谋,宜积有百年之泽。
噫!
孙又生子,驷车加大于庆门;
妇之从夫,象服遂荒于大国。
可。
秉周礼所以本赋鲁公之后,其本周礼。)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欧阳文忠公集》卷七四、《历代赋汇》卷四四、《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卷一一
侯国修度,时王著彝。
惟东鲁之大本,秉西周之旧仪。
曲阜袭封,率奉先规之盛;
镐京遗法,限为至治之基。
说者谓惟王建邦,裂疆分土,禀正朔者归于元后,尊制度者合于前古。
惟周之典,世为大则;
惟鲁之盛,法为常矩。
及夫姬道衰逸,邦侯侵侮。
周公之才之美,不行于时;
文王之德之纯,尽在于鲁。
逮夫礼与时至,教由治隆,翊奉孺子,位为上公
千乘之国,仰有遗法,数世之后,敢弃元功!
虽治邦治刑,尚可宏宣于祖业;
而教典教法,犹能固本于民风。
大德纯纯兮世不敢忘,至文微微兮流而自远。
守茂典之惟永,遵飞休而可损。
一变于道,圣人之后所以昌;
百世可知,先王之法以为本。
且夫德固则邦化,法行则教流。
治而久,于诸侯则莫若鲁;
教而正,于三代则莫如周。
在隐、桓之世,力行纯轨;
至定、哀之后,不弃芳猷。
盖固蒂以惟至,以治人而可求。
彼虽发叹于诗人,改王室而作《离黍》;
何俟兴言于声子,见《易》象之与《春秋》。
盖夫与治同道罔不兴,安上治民莫如礼。
礼与邦化,则莫窥其枝叶;
法因时至,则深蟠其根柢。
亦如齐有太公之遗制,定作民彝;
杞观夏道之可知,式成邦体。
呜呼!
圣之所治,人不可追。
移茂实以参用,著通规而有宜。
遂使化民之议有所经,理之大者;
治国之君无乱纪,则而行之。
大哉!
周世所行,鲁邦慎守,秉其法为治之极,则其文延付而后。
仲孙知鲁而不可取者,礼为本焉,致邦仪之含厚。
赏以春夏赋(天子行赏,钦顺时令。)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欧阳文忠公集》卷七四、《历代赋汇》卷四三、《古今图书集成》皇极典卷二七一
赏出于国,时行在天,纪勋庸而有序,顺春夏以昭宣
无忘尔劳,法蠢生而布惠;
用嘉乃绩,因长养以旌贤。
原夫执政者君,为民之纪,惧赏罚之一失,则恩威之两弛。
受焉不以其私,赐之非为其喜。
盖夫欲固其国者,必谨国之常;
能奉乎天者,是谓天之子。
将出令以无僭,必顺持而后轨。
显庸制爵,爰占星鸟之中;
茂德建官,当俟薰风之始。
且夫春居东以首岁,夏司南而执衡,在气为燠,于时主生。
东动也,以之起;
南任也,以之成。
我所以推本万事之理,钦象四时之行。
政刑由是以有度,寒暑于焉而不争。
颁以土田,顺木行而养育;
昭其服物,助火德之光明。
故曰天之大端在阴阳,君之大柄在刑赏,操其柄以归己,求其端而取象。
法太蔟赞阳之月,行庆有常;
体林钟种物之时,劝功无爽。
诚以赏当则民协,泽流而德深,但虑过时之失,敢怀虚受之心。
故《月令》有布德之文,前规具在;
景风为赐爵之候,往牒攸钦。
呜呼!
王者畏天以临民,天道在人而可信。
事与时合,则为和而为福;
时与事逆,则有灾而有馑。
在乎察动静以为本,布仁恩而克慎。
亦由狝田主教,非仲秋而不行;
议狱断刑,须大冬而乃顺。
故能光昭国体,钦奉邦彝,用岂有于逾德,举无闻于振时。
且异夫赐以鞶缨,示假人而取诮;
赠其衮冕,讥锡命以非宜。
大哉!
君之举者必书,上之出者为令。
茍违时而不度,惧招尤而失正。
故左氏载声子之言,以戒后王之立政。
答贺李祥宣德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一九、《鸡肋集》卷五八、《皇朝文鉴》卷一二三、《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七○、《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九八、《古俪府》卷九、《四六法海》卷六、《宋四六选》卷一三、《曹南文献录》卷六一
延对宸廷,改荣京秩,从游兹旧,慰喜良多。
恭以宣德懿行不群,令仪可度,粤从幼学,夙有俊声。
下帷未省窥园,持竿宁悟流麦。
其精如此,故资之深。
珠玉蕴含,山川辉媚,自当名世,岂独传家。
补之气合相求,心均莫逆。
絣䌟洸之何取,橛株枸之自留。
临水送将,牛羊方下;
望风怀想,鸿雁欲来。
庶几逢声子班荆,且复过孟公而投辖。
未遑驰庆,先辱流音。
尚阻盍簪,惟期彊饭。
扬州教授曾旼1091年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鸡肋集》卷五九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比者请外便亲,蒙恩佐郡。
往岁周旋之旧,弥年契阔之怀,又此从游,良为幸会。
恭以某官精智洞物,高才迈群。
倚相读书博洽穷于世表;
正平作赋,敏捷出于坐中。
科甲先登,名誉早立;
当居要近,宁久宴闲?
补之自以拙艰,安于疏逖。
青云魏阙,初惊日月之遥;
春水隋河,已梦江湖之上。
聊复尔耳,惭为米之渊明
于时言言,喜班荆声子
清和在候,导养适宜。
先辱音题,尤增感刻。
王资政李少保1091年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八、《鸡肋集》卷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维元祐六年月日,具官某谨遣某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致政少保李公之灵曰:天之生才,初罔不艰,既畀之才,其施复难。
王侯戚里,儿童绮纨,岂无其人,鸩毒宴安。
宴安不怀,于公见之,非此其贤,其才足施。
真宗之甥,冀国之子,五朝三世,恩无与比。
凤雏骥驹,其生固奇,置樊枥间,世宁识之?
仁宗恭俭,四十二年,峨冠大羽,文武并肩。
知公于亲,欲任心膂,匪亲则嫌,或以嫌沮。
英宗退托,未揽万机,公不自嫌,语秘莫知。
念先朝意,滋欲分政,知而不以,时则有命。
何以乐之,楼观池园,退老于家,虹蜺屈蟠
呜呼哀哉!
自昔和文,折节好士,人贤其贤,不荣其侈。
公生又似,好善有能,富贵益恭,人以是称。
交游满国,󲦤绅有闻,高堂击钟,骊驹在门
尚想孟公,投辖拒户,庶见声子班荆道路。
呜呼哀哉!
别几何时,人事变易,兰亭觞咏,俛仰陈迹。
褒终之典,时则有加,岂惟故人,出涕咨嗟。
寓词千里,侑此尊俎,衣裳在筵,髣髴一举。
呜呼哀哉,尚飨!
刘伯声墓志铭元丰三年十一月1079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七、《元丰类稿》卷四三、《曾文定公集》卷一四、《南丰曾先生文粹》卷一○、《文章正宗》续集卷一○、《八代文钞》第三二册 创作地点:安徽省亳州市
庆历之间,余家抚州
州掾张文叔与其内弟刘伯声从予游。
余与伯声皆罕与人接,得颛意以学问磨砻浸灌为事,居三年乃别。
后数年,余以贫而仕,见伯声于京师,年益壮,学日以益。
又数年,余校书史馆,伯声数过余,饮酒谈笑,道旧故相乐也。
伯声未老,然以疾故,亦衰矣。
既而余去京师而东,更七州,至于亳。
声子之美来告曰,伯声死八年矣,将死时,命之美属余铭。
其言曰,葬而不得余铭,如不葬也。
余惟伯声始从余游,至今三十年,见其少壮,至于有疾而衰,与之故最久,于其死而托铭于余,故不得而辞也。
伯声讳震,为人质厚沉深,寡言笑,恂恂蹈规矩。
与人接,见其一善,若恐不能及;
见其一失,若恐不能拔。
其笃于谊如此。
读书有大志,慨然欲有为者也。
少孤能自立,尤贫,然营疏属之葬、孤侄之嫁娶,忘其力之不足也。
数以进士荐于乡,卒不合。
晚乃得试将作监主簿
曾大父泽,左补阙,赠吏部尚书
大父居仁,单州单父主簿
考纮,济州司理参军
其先清河人,自吏部开封府东明,今为东明人
伯声卒于熙宁五年二月戊戌,年五十有三。
葬于东明阳山乡白驹里,以元丰三年十一月某甲子。
妻贾氏,尚书比部员外郎式之女。
子四人,曰之美、之纯、之奇、之邵。
二女,嫁倪良器、李日新。
张文叔名彦博,余为之叙其文者也。
铭曰:
敏于求己,尚行寡言。
笃于求古,广见多闻。
有既畀之,而施则屯。
维旧则信,以谂后人。